查看原文
其他

贫困村变“明星村” ,武宣这个村太牛啦!

微小观 微观来宾 2024-03-22


5月的和律村生机盎然

果蔬大棚整齐排列

一株株哈密瓜苗正在茁壮成长

李子飘香丰收在即

村道干净整洁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

……

处处都是一幅幅美丽乡村的景象


通过这个短视频,一起来了解和律村。


和律村位于武宣县桐岭镇,是人多地少的贫困村,贫困发生率曾达18.6%。脱贫攻坚战打响后,短短数年,这个昔日贫困村、村集体经济“空壳村”、党组织软弱涣散村,蜕变成了脱贫"明星村":扶贫产业蓬勃发展、农村党组织坚强有力、村民收入节节攀高、农村旧貌换新颜。2018年底,和律村摘掉顶在头上多年的“贫困帽”,贫困发生率降到0.13%,“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”、“宜居乡村”顺势崛起。


和律村雅度屯航拍图。(陈冬梅 摄)


和律村雅度屯新面貌。

和律村雅度屯新貌。


昔日的贫困村  如今的“明星村”


5月12日,记者一行来到和律村,在武宣县桐岭镇“瓜果飘香”种养循环产业扶贫示范区,哈密瓜藤正“疯狂”生长,部分已经开花结果,十几位村民正在将瓜藤扶苗上架。


村民们在种植基地务工,将哈密瓜藤扶上架。


为了保证品质,一株哈密瓜藤只留一个瓜,优胜劣汰,多出来的瓜要摘掉。”兴农哈密瓜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何开反介绍,这里的哈密瓜分三批上市,第一批哈密瓜预计6月下旬就可以上市。“每个大棚预计收入3500元,目前合作社有300个大棚,一年可收两季,预计每年哈密瓜收入100多万元。”


过去,和律村的部分村民也尝试种植哈密瓜,但因土地贫瘠,加上种植技术跟不上,哈密瓜产业举步维艰。2015年,刚到任的驻村第一书记李永楷在上级农业部门的支持下,带领村两委干部突破哈密瓜产业发展瓶颈,通过无土栽培技术,用滤泥、木薯皮、猪粪等发酵来种植哈密瓜。


村民们在给哈密瓜整枝吊藤。



“我们合作社从最初的20亩发展到现在260亩,销售额也从13.5万元提升到135万(2019年),还吸收了50户贫困户入股,成为合作社的股东。” 李永楷笑着说。


“2017年我以3万元入股合作社,2018年就获得了5800元的分红,加上获得1万元产业补贴金,当年就脱贫。”贫困户、兴农哈密瓜专业合作社股东韦恒焦谈到入股,一脸的幸福。


尝到甜头,村民发展扶贫产业信心更足愿望更强了。如今,除了哈密瓜,和律村还有李子、食用菌、百香果、泉水鱼等多种种养产业,实现了从无到有,从弱变强,从单一到多元的嬗变,还形成了生态循环产业链。


短短数年间,昔日贫穷的小山村捧回多个大奖,先后荣获了“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”、来宾市“生态村”、“美丽来宾·宜居乡村”、“美丽来宾·幸福乡村”综合示范村等称号,成为令人交口称赞的“明星村”。


做强扶贫产业 增强造血功能


从穷变富、从弱变强,和律村的改变,跟一个人息息相关,他就是驻村第一书记李永楷


李永楷(右)向记者介绍和律村产业发展。


“我刚来到这个村时,村里民风彪悍,村党组织涣散,村集体经济为零,是一个典型的‘空壳村’。”2015年10月,李永楷受组织委派,从自治区党校来到和律村,这是村子给他的第一印象,他感到”压力山大”。


压力催生动力,李永楷迎难而上。当时正值新婚燕尔,为了让妻子安心,他将妻子带到村里,让妻子了解自己的工作。因为接下来,他要开展一场“硬战”。


要想改变,人的思想要通。李永楷首先在村里推行农村党员分类管理“评分定星”办法,把村里的党员团结起来。其次,他还组织村里的党员代表先后赴南宁、贵港、广东、贵州、吉林等地考察学习,开拓眼界,提高认识,畅谈体会,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。


李永楷向记者介绍和律村产业发展。


果然,党员代表想富盼富创业致富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。


靠什么致富呢?产业,唯有产业才是致富的法宝,李永楷笃信。可是,和律村没有特色产业,更没有支柱产业,传统种植的玉米、木薯收益低。通过反复调研、考察,李永楷决定,在村民种植哈密瓜的基础上,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。


做大做强需要资金的加持,钱又在哪呢?


用脚步丈量民情,用赤诚赢得民心。李永楷通过学政策、钻研政策,开始为扶贫产业项目资金奔走。汇报、申请,一次不行,两次、三次……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,短短几年时间,他竟从上级各部门争取到扶贫项目资金3000万元。


和律村哈密瓜种植基地。


2016年5月,村集体牵头注册成立兴农哈密瓜种植专业合作社,李永楷将争取到的扶贫资金转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股金,其中以166万元入股哈密瓜合作社,占股72.46%,创新采取股份制合作模式。不仅如此,李永楷还利用这些扶贫资金入股其他合作社,成立武宣县第一书记农产品直营店。


经过不懈努力,和律村探索出了一条“支部建在产业链上,党员聚在产业链上,群众富在产业链上”的脱贫路子。村集体经济也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扶贫产业从弱变强,从单一到多元化,实现了质的飞跃。2019年,和律村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。 


引进返乡人才破解乡村振兴难


开展扶贫工作这5年以来,所有的“硬骨头”都被李永楷一一啃掉。谈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最硬的骨头、最大的困难,李永楷认为是人才问题。


“农村人才留不住、引不来,缺乏人才成长机制和环境,没有人才,就无法管理好村集体经济,无法让扶贫产业持续健康发展。”这个问题一度让李永楷头疼。


李永楷在大棚里查看哈密瓜长势。



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。产业有了,谁来管理?为了引进人才,李永楷在日常工作中多了个心眼。他从村民口中得知村民何开反、何开峦、韦山峰等人不仅是致富领头人,还有着很好的管理能力或技术。李永楷经过“三顾茅庐”,终于把这些人才引到了村里的合作社。


人才,为巩固发展扶贫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。2018,李永楷用争取到扶贫资金350万元创建“瓜果飘香”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。依托哈密瓜种植基地,和律村还注册成立多个合作社和农业开发公司,形成了“种植→养殖→有机肥(沼液)→种植”的“种养+”生态循环生产模式。


入股合作社贫困户接受记者采访。


如今,和律村已经建成

千亩哈密瓜扶贫产业园”

“千亩返乡人才创业扶贫产业园”

“万头生猪扶贫产业园” 


扶贫产业向规模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方向发展,走上了产业化的发展道路。目前,村里的产品远销区内外,有效带动了村民脱贫增收。 




来源:来宾日报融媒体记者  韦慧兰 樊荣华 陈猛火 黄文媚  文/图 

         拍摄:何鑫、陈冬梅   剪辑:何鑫


   微观来宾--来宾日报社主办

  编委:张国锋  主任:陆娜   编辑:陆春梅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